聯系熱線
1. 進入儀器菜單,記錄儀器當前使用的校準參數 Z 和 S。這些參數可能對修正儀器近期獲取的數據有用。同時,將新的校準參數與舊的進行比較,有助于診斷儀器可能存在的問題。現在,將校準參數設置為 Z = 0 和 S = 1.00。將平均時間設置為 10 秒。
2. 將臭氧監測儀的進氣口連接到經過校準的臭氧源。這可以是 Model 306 臭氧校準源? 或其他公司提供的臭氧校準儀。如果您使用的不是內置了溢出三通的 Model 306 臭氧校準源?,則可能需要使用一個外部的溢出三通,以便將多余的校準氣體排出,而不是強行壓入臭氧監測儀。
注意: 不要將 2B Tech 臭氧監測儀放置在 Thermo Electron Corp.(現為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的臭氧校準儀(如 Model 49i)頂部。Thermo 的儀器會輸出電干擾,嚴重影響 2B Tech 臭氧監測儀的測量。
3. 通過將臭氧校準儀設置為零臭氧或使用外部臭氧洗滌器來收集數據點,以測量儀器的偏移(零點)。給予臭氧源足夠的時間以達到零濃度。隨著外部臭氧洗滌器或臭氧校準儀內部的臭氧洗滌器與環境條件達到平衡,測量值可能需要幾分鐘才能穩定。在讀數穩定后,至少平均 10 個數據點。請注意,對于符合精度規格的儀器,單個測量值可能會波動約 ±2 ppb。此時計算數據的標準偏差非常有用。如果對于 Model 205,連續10次測量的標準偏差持續大于 1.0 ppb,或對于 Model 202 臭氧監測儀? 持續大于 1.5 ppb,則儀器的噪聲水平超過了其本身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噪聲會影響測量的精密度,但不影響其準確度。然而,如果您使用大于10秒的平均時間,平均過程將大大降低噪聲。理論上,噪聲會降低 √(N-1) 倍,其中 N 是 10 秒測量的次數。對于 1分鐘、5分鐘和 1小時的平均時間,據計算統計噪聲分別降低了 2.2倍、5.4倍 和 18.9倍。
新的 Z 校準參數是儀器偏移平均值的負值。例如,如果您平均10個點得到的值為 -2.3 ppb,則新的 Z 校準因子為 2.3,四舍五入為 2。如果您測量到的值為 5.7 ppb,則新的 Z 校準因子為 -5.7,四舍五入為 -6。
4. 通過將臭氧校準源?或其他臭氧校準儀設置為至少一個臭氧濃度,來測量其輸出。如果您只使用一個濃度來確定跨度,我們推薦使用 300 ppb。在 2B Technologies,我們使用 50, 100, 150, 200, 250 和 300 ppb 的標稱值。然而,2B Tech 臭氧監測儀? 線性度極佳,因此一個濃度就足夠了。對于每個濃度,應等待濃度測量穩定,然后至少平均 10 次測量。這些測量的標準偏差不應比您在零濃度時獲得的標準偏差大很多。標準偏差較高很可能源于您的臭氧源波動。如果源有噪聲,您將需要平均更多的數據點以改進對平均濃度的估計。
如果只使用一個臭氧濃度,則 S 校準參數可以根據真實濃度 C 的平均測量值 M 計算如下:
S = C / (M + Z)
其中 Z 是您上面確定的校準因子。例如,如果 Z 為 +3,并且在向臭氧監測儀提供 300 ppb 的真實濃度時測量到的平均臭氧濃度為 289 ppb,則計算出的 S 參數為 1.03。
如果在校準中使用多于一個臭氧濃度,請在諸如 Microsoft Excel 的程序中繪制數據,以真實濃度為 X 軸,測量濃度為 Y 軸。現在用線性回歸擬合數據,確保程序為您提供了小二乘線的方程。校準參數 S 將由下式給出:
S = 1 / 斜率
其中“斜率”是小二乘線的斜率。
以下是一個使用多個臭氧濃度進行校準的數據示例。
在此示例中,校準參數 S 將為 1 / 0.9364 = 1.068,四舍五入為 1.07。該圖的 Y 截距(方程 y = mx + b 中的 b,在上例中為 -0.6)應在臭氧校準源設為零時測得的偏移量的 ±2 ppb 范圍內。如果不是,則儀器可能存在問題。通常,這表明臭氧監測儀流路中存在污染。
5. 將校準參數輸入儀器菜單。作為檢查,隨后測量零點和一個其他臭氧濃度,以確保您的校準是準確的。
如果 Z 超出 -9 到 +9 ppb 的范圍,或者 S 超出 0.90 到 1.09 ppb 的范圍,則儀器可能需要清潔或維修。